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

第二章 真佛法 - 學佛者基本認知 - 3



  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,此即真如自性念動,雖有見聞覺知(即靈性),卻不染著諸法相而波動,此真性常自在。
  蘊之與界,凡夫見二,智者了達,其性無二,無二之性,即是佛性。善根有二,一者常,二者無常,佛性非常,非無常,是故三惡途眾生亦不斷善根佛性。此之謂不二。一者善,二者不善,佛性非善,非不善,是名不二。此之謂佛法是不二之法。
  當知愚人智人,佛性本無差別,只緣迷悟不同,所以有愚有智。必須確信自心本性是佛,離性無別佛,眾生愚人智者,心不迷,心口相應,自悟自性是佛,二者無等差。
  自心心量廣大,猶如虛空,無有邊畔,亦無方圓大小,亦非青黃赤白,亦無上下長短,亦無嗔無喜,無是無非,無善無惡,無頭無尾,諸佛剎土,盡同虛空,世人妙性本空,無有一法可得,自性真空亦復如是。
  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緣心迷,不能自悟。若不識自性般若,猶如終日不食,但說食不飽,終無有益。此必須口念心行,心口相應,自悟自證本心,如是學法才有益處。若著空,空心靜坐,百物不思,即著無記空,必長邪見無明。
  世界虛空,能含萬物色像,日月星宿,山河大地,泉源溪澗,草木叢林,惡人善人,惡法善法,天堂地獄,一切大海,須彌諸山,總在空中,世人性空,自性能含萬法,萬法在諸人性中,必自證自悟,般若智,心量廣大,徧周法界,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,皆從自性生,不從外入,莫錯用意,真性自用,一真一切真,心量大事,非終日說空可證。愚人心中常迷,常自言我修般若,念念說空,不識真空,般若無形相,智慧心即是。
 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,自用智慧常觀照,不假文字,不迷心外見,不執外修,於自心常起正見,煩惱塵勞,常不能染,一切人之惡與善,盡皆不取不捨,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,即是見性。此即是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,本元自性本清淨,還得本心,即成佛道。
  禪定之實相,若言有入定出定,即識心為用非大定。若言不見有有無之心,即是常定。妙湛圓寂,體用如如,五陰本空,六塵非有,不出不入,不定不亂,禪性無住,離住禪寂,禪性無生,離生禪想,心如虛空,亦無虛空之量。



  迷人邪見自生,塵勞障重,妄念貪欲,我執慢心,貪愛成性,外迷著相,內迷著空,塵境所染,只因自蔽光明,外緣內擾,甘受驅馳,必受輪迴,開眾生知見,即是世間,以識心為用。欲破迷,須善知識開引入八正道,了然三十七道品行法,及六度萬行,入佛境界。皆是以正心,常生智慧,觀照自心,止惡行善,向上提升,於相離相,於空離空,內外不迷,以真心為用,悟此法,一念心開,是為開佛知見,佛,覺也。有四門「開」覺知見,「示」覺知見,「悟」覺知見,「入」覺知見。於聞開示,便能悟入,即覺知見,本來自性,眾生本具有,不由外入,此時即破四相,住真心,識實相,證正覺,如是開佛知見,即是出世間。不用輕乎自己本具佛性,確信自心即佛!

  眾生者即是以識心所著差別而成十法界眾生之相也。

  前念不生即心,後念不滅即佛。不生不滅,本不動搖。
  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。能生萬法,本自清淨。
  即心名慧,即佛乃定,定慧等持,意中清淨。
  此即是即心即佛也。

  大智上根人,用自本心真如性,以智慧觀照一切法,不取不捨,邪見不生,煩惱盡除,常於相離相,自心常起正見,內外不住,來去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,能如是即金剛般若。
  若悟自性,亦不立菩提涅槃。亦不立解脫知見,無一法可得,方能建立萬法。普見化身,不離自性。
  小智小根人,緣邪見障重,煩惱根深,迷心外見,修行覓佛,未悟自性是佛。若經善知識開引,不執外修,從己自心常起正見,煩惱塵勞,常不能染,則與大智根人同證佛道。
  上根人與小根人,若同起真正般若觀照,一剎那間,妄念俱滅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,一悟同至佛地。

  迷人著外:外有佛可歸依即著相。
       外有法可學習即著法。
       外有僧可依附即著魔。

  本源自性,似說一物即不中,修證即不無,污染即不得,聖諦不為亦不落階級,眾生皆然。
  能於心經起始金剛為網,直走正路,解最上乘法,自修自證自悟,不假外求,於即起真正般若觀照,一剎那間,妄念俱滅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,一悟即至佛地。
  於相離相,外離一切相,能離於相,離境無生滅,如水常通流,則法體清淨,即是智慧心,般若行,此即是以無相為體
  識自本心,即本解脫,見一切法,心不染著,用即徧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,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集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自在解脫,即是般若三昧也。亦是無念法,此即是以無念為宗
  於諸法上,念念不住,念念之中,純一直心,不思前念功過,不留今念取捨,不臆後念損益,念念不相續,即無縛也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,此即是以無住為本
  無念法非百物不思,使念絕,如是即法縛,亦名邊見。悟無念法,萬法盡通,見諸佛境界,至佛地位。
  頓教法門,於同見同行,發願受持,如事佛終身不退者,定入聖位。默傳分付,不得匿其正法。若不同見不同行,在別法中,不得傳付,損彼前人,究竟無益,恐愚人不解,謗此法門,百劫千生,斷佛種性。此必須依法自修,只記此法,亦無有益也。
      六祖無相頌:
    說通及心通。如日處虛空。唯傳見性法。出世破邪宗。
    法即無頓漸。迷悟有遲疾。只此見性門。愚人不可悉。
    說即雖萬般。合理還歸一。煩惱暗宅中。常須生慧日。
    邪來煩惱至。正來煩惱除。邪正俱不用。清淨至無餘。
    菩提本自性。起心即是妄。淨心在妄中。但正無三障。
    世人若修道。一切盡不妨。常見自己過。與道即相當。
    色類自有道。各不相妨惱。離道別覓道。終身不見道。
    波波度一生。到頭還自懊。欲得見真道。行正即是道。
    自若無道心。闇行不見道。若真修道人。不見世間過。
    若見他人非。自非卻是左。他非我不非。我非自有過。
    但自卻非心。打除煩惱破。憎愛不關心。長伸兩腳臥。
    欲擬化他人。自須有方便。勿令彼有疑。即是自性現。
    佛法在世間。不離世間覺。離世覓菩提。恰如求兔角。
    正見名出世。邪見是世間。邪正盡打卻。菩提性宛然。
    此頌是頓教。亦名大法船。迷聞經累劫。悟則剎那間。

  此頓教法門,普願法界眾生,自證自悟,見性成佛。


目錄     返回     繼續